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benqimuci xinwengonggao jingxuanzhuanti guokanliulan wangluoshoufa beiyinpaihang xiazaipaihang liulanpaihang caozuorukou wenbenneirong xiazaizhongxin lianjiezhongxin fangwenliangtongji papernavigation benqimucitupian wangluoshoufatupian beiyinpaihangtupian xiazaipaihangtupian liulanpaihangtupian xinwengonggaosimple xiazaizhongxinsimple lianjiezhongxinsimple jingxuanzhuantisimple

下载中心

网站访问量

总访问量: 311,779
今日访问量: 82

微信公众号

期刊信息

期刊名称: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创办日期:1956年6月
主管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沈阳农业大学
刊期:双月刊
电话:024-88487083
Email:syndxb@126.com
国内统一刊号(CN): 21-1134/S
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1700

网络首发

2025年03期
研究论文

浸渍冷冻调控冰晶形成改善冷冻草莓品质的作用研究

孙希云;张晓颖;何欣颖;李冬男;李斌;

[目的]目前果蔬速冻技术能耗大、成本高,产品在冻藏过程中还会因温度波动导致冰晶反复冻融形成较大冰晶体,破坏原料细胞结构,造成解冻后硬度下降和汁液流失等品质劣变。以草莓为研究对象,采用浸渍冷冻技术加速冻结,使其更快通过最大冰晶生成带,形成更加细小均匀的冰晶,减少细胞组织损伤,保持草莓解冻后优良品质。[方法]在前期优化得到浸渍液基础上,以空气冷冻为对照,考察-20℃和-30℃浸渍冷冻对草莓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浸渍冷冻显著缩短冻结时间(29.49%~54.86%,P<0.05),提高硬度(143%~147%,P<0.05),并降低汁液流失率(21.54%~36.36%,P<0.05),还有效延缓细胞壁物质的降解和消耗(7%~10%,P<0.05)。微观结构和冰晶形态显示冰晶更小,分布均匀,细胞排列紧密;低场核磁共振(LF-NMR)分析表明,浸渍冷冻可稳定结合水,减少自由水转化(4%~17%,P<0.05),抑制水分迁移。[结论]浸渍冷冻处理通过调控冰晶形成和细胞壁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草莓解冻后果实质地软烂的问题。研究结果为浸渍冷冻技术在冷冻草莓品质调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2025 年 03 期 v.56 ;
[下载次数: 181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11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大豆种质鼓粒期源库关系及籽粒皱缩性鉴定指标筛选

黄俊霞;冀宝璐;赵伟;王小凡;赵翔;姚兴东;张惠君;王海英;敖雪;谢甫绨;

[目的]鼓粒期是大豆种质籽粒形成和充实的关键时期,源库关系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籽粒的灌浆速度和饱满度。研究大豆种质鼓粒期源库关系与籽粒皱缩的关系,有助于揭示皱缩籽粒形成的生理机制,以期为育种工作者提供更精准的育种目标和策略。[方法]采用不同来源的355份大豆种质资源为试材,测定了鼓粒期源库关系和成熟期籽粒皱缩等指标,并分析了鼓粒期源库关系与籽粒皱缩的关系。[结果]355份大豆种质可划分为5个皱缩等级,分别为0级(9份)、3级(321份)、5级(3份)、7级(21份)和9级(1份),等级越高,籽粒皱缩越严重。籽粒皱缩和源库关系相关分析发现,叶片净光合速率、营养器官干重、叶荚比和籽粒淀粉含量与皱缩等级存在负相关关系;叶面积指数和生殖器官干重与皱缩等级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大豆种质的14个源库关系性状综合成4个主成分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8.836%;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叶片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营养器官干重、生殖器官干重、籽粒淀粉含量等主要源库关系性状是影响籽粒皱缩等级的主要因素。

2025 年 03 期 v.56 ;
[下载次数: 13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5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东北粳稻穗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陈宏伟;商文奇;吕桂兰;马秀芳;王铮;王先俱;马作斌;

[目的]水稻(Oryza sativa L.)穗部性状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农艺性状,解析其遗传机制对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挖掘调控粳稻穗部形态的关键遗传位点及功能基因,为高产育种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利用来自中国东北地区的410份粳稻材料作为供试材料,系统测定穗长、一次/二次枝梗数等穗部形态和结构指标,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定位显著关联位点,结合单倍型分析和PARMS标记基因分型验证候选基因功能。[结果]共鉴定到7个显著QTL位点(qPW2、qGNP3、qPW6/qTGW6、qPL8、qPBN8/qTGW8、qPL9和qTGW9),筛选到GW6a、DEP1等10个候选基因。单倍型分析表明,GW6a不同单倍型在穗重与千粒重表型上存在显著分化,DEP1单倍型间穗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基于分子标记的基因分型验证GW6a和DEP1的优势等位基因型。[结论]发现GW6a和DEP1的等位变异分别与穗重及穗长存在显著遗传关联,基于PARMS标记构建的基因分型体系可高效筛选穗型优势等位基因。研究成果为东北粳稻穗型分子设计育种提供可验证的遗传靶点,通过多基因聚合策略可优化穗部结构,推动高产智能育种技术发展。

2025 年 03 期 v.56 ;
[下载次数: 9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3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添加生物炭对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许传强;张柱熙;祝玉蕾;武宏熹;刘旭;孙子情;

[目的]生物炭作为一种土壤改良剂,具有增加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等优点。筛选到适合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生物炭添加量,为提升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效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方法]以施用10 g(BOF10)、20 g(BOF 20)和40 g(BOF 40)秸秆型生物炭为处理,分析不同生物炭添加量对日光温室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结果]在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条件下,不同生物炭添加量(BOF10、BOF20、BOF40)在不同程度上均可促进根系生长,提升根系活力和植株光合能力,促进矿质营养的吸收,增加植株的干重和鲜重,其中BOF20处理效果表现最为显著。在果实品质方面,BOF20和BOF40处理均可显著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Vc含量及单果重。[结论]BOF20处理可作为薄皮甜瓜/茴香伴生栽培的较优生物炭添加量。

2025 年 03 期 v.56 ;
[下载次数: 74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32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日光温室夜间不同深度土壤温差变化的量化分析

张传坤;温丹;刘波;赵旭;韩玉娟;宋计平;杨宁;王晓;

[目的]探明日光温室夜间土壤放热引起地面以下土壤温度降低的幅度和深度,计算不同深度土壤的储热能力,为日光温室土壤加温深度确定以及加温效果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山东济南的试验温室内,在东西长度中部和南北跨度中部的交叉处,选取地面以下距离地面0,0.1,0.2,0.3,0.5,0.6 m为测点,分别设置温度传感器T0、T1、T2、T3、T5和T6,在地面设置热流板H0;选取晴天和阴天06∶00至翌日06∶00的试验数据,对T0变化引起的T1、T2、T3、T5和T6变化进行定性分析,选用18∶00时至翌日06∶00时的试验数据,对T0降低引起的T1、T2、T3、T5和T6降低进行定量分析,显示不同深度土壤温度降低幅度,计算土壤放热深度和土壤温差积分;对地面放热强度H0进行积分运算,计算土壤放热量,计算土壤储热能力。[结果]土壤温差随着深度增加急剧降低。晴天夜间土壤放热深度为0.25 m,土壤放热量为5.56×105J·m-2,0~0.25 m土壤储热能力为1.16×106J·m-3·℃-1;阴天夜间土壤放热深度为0.67 m,土壤放热量为6.05×105J·m-2,其中0~0.30 m放热量占到总放热量的83.33%,0~0.67 m土壤储热能力为2.52×106J·m-3·℃-1。[结论]夜间放热时土壤温差随着深度降低急剧减少。土壤放热量集中在0~0.3 m区域,土壤加温深度设置在0~0.3 m较为适宜。深层土壤储热能力远大于浅层土壤,温室土壤加温对浅层土壤加温效果明显。

2025 年 03 期 v.56 ;
[下载次数: 49 ] [被引频次: 0 ] [阅读次数: 44 ] HTML PDF 引用本文
本期统计数据 more>>

友情链接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
检 索 高级检索

 

专题征稿‖《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智慧农业”专题

特约专题主编:许童羽教授(沈阳农业大学)  于丰华教授(沈阳农业大学)

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农村加速融合,推动我国农业迈向智慧农业时代。发展智慧农业既是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破解我国"三农"问题、构建现代农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所亟需的。它对于我国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为系统总结智慧农业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理论创新和实践经验,助力信息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发展和人才培养,现诚邀全国智慧农业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

一、 征稿内容

1. 农情长势遥感预测方法与精准施肥;

2. 农业病虫草害智能识别与精准施药;

3. 作物表型技术与辅助育种;

4. 农业人工智能与大数据;

5. 农业无人作业系统与农业机器人;

6. 设施农业作物信息检测与环境调控;

7. 农产品质量快速无损检测;

8. 农业大数据系统构建与信息服务模式和方法;

9. 农业大模型技术研究与应用;

10. 相关研究方向。

二、征稿要求

1. 稿件(中文)应为原创性研究论文和综述;

2. 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或中级职称以上的学者为宜;

3. 论文撰写请参照《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格式要求。

三、投稿方式及截止日期

1. 请登录《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网络投稿系统投稿:https://syny.cbpt.cnki.net/portal

并备注“智慧农业专题”。

2. 截止日期:2025930日。

3. 咨询电话:024-88487083,邮箱:syndxb@126.com